级别: 九级会员
UID: 1018998
精华: 0
发帖: 2959
威望: 1000 点
金钱: 204889 RMB
贡献值: 285 点
注册时间: 2019-10-02
最后登录: 2025-04-28
0楼  发表于: 昨天

聪明人说话都是点到为止

聪明人说话都是点到为止
每年这个时候,我都会看几份报告。

一份是招行的年报。因为招行是中国银行业优等生,个人客户数据披露比较详实,能看出很多有意思的点。

比如2022年,招行披露过他们13万户的私人银行客户,每户的平均资产2813万元。而一般客户的户均资产,就一万多元。

只是从2023年开始,招行年报开始减少相关信息的披露了。

我最近还看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。公报显示东北三省去年的常住人口,比前年少了82万人。如果把时间拉长,过去十年,东北三省一共少了:

1250万人。
季节的确漫长。

还有一份报告,每年这个时候,都由一家房企发布。对我来说,这是了解中国房地产的一扇窗口。

它是保利每年发布的《不动产行业白皮书》。

上周,保利发布了今年的白皮书。我翻了翻,印象最深的是保利说,不动产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,市场的回稳就不仅仅是结构性的修复,而应该是:

整个生态系统的再平衡。
这是说,房地产的问题不仅是房地产的问题。房地产只是经济大盘的一部分,包叔好友兽爷说:

蒸一锅饭,不可能只有一粒米熟了。


1



保利的白皮书已经发了九年。

此前的八本白皮书,他们几乎准确预言了之后的市场规模、走向。有时甚至能给房企和消费者提供战略决策建议,和投资建议。

2017年,他们率先提出房地产行业进入总量峰值时代;2018年,他们开始认真去杠杆,成为龙头中唯一一条红线都没踩的企业;2023年,保利预言了市场的极端分化,提出“结构性长牛”,预告了买方时代来临……

而在去年中央提出“止跌回稳”之前,保利就已经在白皮书里明确提出新的“不动产观”,呼吁:

稳定资产价格、全面推动预期改善。
预期,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。因而解决房地产的问题,不能仅从房地产入手。最关键的是:

要让大多数人产生积极的预期。
而与此前所有的周期不同,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,这次最重要的看点是:

国家队进场。
拿股市来说,国家队第一次以正式番号登场,只要下跌,就会强势买入,坚决守卫资产价格。凌厉果断,和以前的作风完全不一样。

正是因为国家队的出手,让股市平稳熬过了关税战升级的惊涛骇浪,更给了普通人的信心。

房地产领域,政府去年9月份以来的雷厉风行,也让人很吃惊。

限制性政策已经被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,从保交楼,到土地回收,收商品房用作保障房,政府都在强势介入,都是前所未有的动作。

捍卫资产价格的态度非常明确。

更高级别、更大尺度的官方表态,也刷新了历史。比如首次将“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”设定为任务,比如高层亲自为房地产重新定性:

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和政治性。
用“政治性和人民性”来描述一个行业,此前只用在金融业上。前所未有的定义,赋予了房地产崇高的道德支持。

“止跌”只是工作的第一步,是为了防止金融系统性风险。而前两天召开的政治局会议,对楼市的表述是:

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。
去年四季度以来,稳楼市各项政策,的确开始显效了。

不过,进入4月份后,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,楼市的温度都有所下降。不同城市之间的冷热温差,也在扩大。

就算同一个城市,不同板块不同项目之间,也存在着温差。

从企业角度来看,房地产也还在调整中。中指数据,百强房企一季度销售总额为8101亿元,同比下降9.8%;累计销售总额超百亿元的房企共有17家,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。

显然,楼市的稳定态势,还是需要进一步巩固的。

前段时间,包叔就写了《这是我见过最伟大的操盘》,包括杭州、成都等几个城市操盘手们,已经在“止跌”的基础上,谋划回稳,扭转预期了。



2



去年,保利把《房地产行业白皮书》改了个名字,改成:

《不动产行业白皮书》。
改名背后,是中国最大开发商的战略转移。以前他们重点关注新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。但其实,土地、商业、办公、厂房、仓储,资产价格同样不容忽视,也都和住宅的波动,息息相关。

不动产是实体经济的载体,是金融体系的底层资产。新建住宅不可能脱离其他不动产而立足。

之前的白皮书,保利会花很大的篇幅做技术性分析,并分享自己的投资纪律和方法论。

但这一次的报告,他们几乎都在讲未来。

“好房子”今年也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。前几天的政治局会议,对房地产市场的表述也包括:

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。
这也加速推动楼市进入了“品质时代”。许多房企也涌入了“好房子”赛道,重新投资拿地。

但其实早在2023年,保利就在白皮书里提出,房地产开发将由“峰值时代”向“品质时代”过渡,品质居住需求的供需矛盾,将带来巨大的结构性机会。房企接下来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:

如何更好地发现并满足客户在房屋品质方面的需求。
所以在前两年,保利已经开始加速甩掉一些“包袱”项目,而将资源集中配置于更受市场欢迎的核心资产上。

今年的白皮书,保利继续提出,这是一个品质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。房企一定要注重产品的长期价值和用户体验,通过品质提升、技术创新:

争取有限客户。
这意味着房企管理的颗粒度更细致,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细致把控和优化,提升运营效率,降低成本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消费者的主流选择,将是那些能同时提供:

好产品、好服务、好生活的六边形战士。
这两年,保利打造产品品质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。他们自己对于居住空间、社区环境、配套服务等,也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。

尤其是今年,光在大本营广州,他们就将陆续推出四五个高品质的好房子。

好房子还意味着各种创新。中国不动产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市场。保利觉得,最有希望出现“大集成商”,能打通全产业链,能把新技术和新材料以最快速度投入使用。

所谓全产业链,不仅包括住宅的上下游,还包括物业服务、经纪代理、住房租赁、康养、酒店、商业、建筑施工及设计、会展、文旅、金融服务……

在开始去杠杆的那年,保利就已经在布局这件事了。他们是为数不多拥有完整产业链能力的企业。

今年春节期间,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上春晚、扭秧歌,《哪吒2》打破历史纪录,DeepSeek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脱颖而出,这些现象级事件,极大提振了社会对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的信心。

保利认为,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已逐渐向“技术驱动模式”转变。正因为中国经济有这样的韧性,所以他们认为:

资产价格重估,才有巨大的可能性。


3



每年4月份的政治局会议的主题,都与经济有关。

往年的会议,都在4月最后一两天,今年4月份的会议,来得比过去更早一些:

在25号召开的。
时间,有时也是一种重要信号。看下会议通稿,出现最多的字是:

稳。
对于房地产行业从业者而言,没有哪一年的楼市,如同这个4月以来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一样。这对从业者,乃至于决策层,都将是一个考验。

这两年,中国楼市经历的回调,和我们的邻国日本,其实有一部分类似。日本三十年的先例,实在是太血淋淋了。日本经济学家林直道曾说过:

预期一旦坍塌,就再难重建。
他们后来相对成功的经验,其实也是:

稳预期。
2000年起,为拯救楼市,日本政府从供给端开始发力。他们对新房进行产品升级,把房贷利率降到了2%,新房税收优惠,停止了郊区新城开发,把更多的好地块摆上货架。

日本首都圈的房价,终于止跌了。

2015年,日本政府又突然拿出大量核心地段的稀缺宝地,开始造高价公寓,强化了继承税,推促着富人为房产买单。

这让日本大城市的土地价格,创下了连续7年上涨的纪录。

京都陶瓷创始人稻盛和夫曾在自传写过公司崛起的故事。最后他是这么总结的:

只有拼尽全身力气,神明才会眷顾你。